新生血管性青光眼(NVG)是一种致盲的难治性青光眼。为规范NVG的诊疗工作,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制定《中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疗专家共识(年)》,对NVG的病因、发病机制、临床表现与分期、治疗目标和原则、治疗流程提出指导性意见。以下主要为NVG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流程。
NVG临床分期
Ⅰ期(青光眼前期):虹膜或前房角出现新生血管,但由于尚未危及房角功能,眼压正常,患者可以没有症状。
Ⅱ期(开角型青光眼期):房角无关闭,但新生血管膜伸进小梁网,小梁网功能受损,房水外流受阻,眼压升高。Ⅲ期(闭角型青光眼期):新生血管膜收缩,房角粘连、关闭,眼压急剧升高。NVG治疗流程
Ⅰ期(青光眼前期):见图1。Ⅱ期(开角型青光眼期):首先采用药物治疗降眼压,球内注射抗VEGF药物。眼压得到控制的患者无需进行手术治疗。对于眼压不能控制者,需要积极进行手术降眼压治疗,以创造条件完成PRP(图2)。
Ⅲ期(闭角型青光眼期):药物降眼压治疗或抗VEGF治疗多无法控制眼压。应尽快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,眼压控制后应力争尽快完成PRP(图2)。
以上内容摘自: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.中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疗专家共识(年)[J].中华眼科杂志,,55(11):-.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